古诗词十一种听雨的情怀

听雨的我 网络文章 2016-03-21 2343 0

作者: 尹辂帷


[羁旅之雨]

      旅寓他乡,偏逢霪雨,感怀身世、知遇,从少到壮到垂老,人生种种。此雨与雨无关,而与 听者心境相关, 上至帝王, 下至乞丐人皆可有, 然不用心听者则无。 其意可从多方面去理解, 不一定实指某一方面,感怀人生,是为听雨之集大成者,故推为榜首。

听雨 蒋捷

少年听雨歌楼上。红烛昏罗帐。 壮年听雨客舟中。江阔云低,断雁叫西风。

而今听雨僧庐下。鬓已星星也。 悲欢离合总无情。一任阶前,点滴到天明。

[隐士之雨]

      上至子陵渊明之隐逸,至太白之洒脱,至东坡之旷达,至后世无数文人而神往。中国儒道双 重人格的另外一面。亦是中国正直文人内心的底线,也是现代中国人最须重建的精神世界。

定风波 苏轼

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。雨具先去,同行皆狼狈,余独不觉。已而遂晴,故作此词。

莫听穿林打叶声,何妨吟啸且徐行。 竹杖芒鞋轻胜马,谁怕?一蓑烟雨任平生。

料峭春风吹酒醒,微冷,山头斜照却相迎。 回首向来萧瑟处,归去,也无风雨也无晴。

[聊斋之雨]

      在学究的书斋里,在农家的菜畦果园间,绵绵不断的丝丝细雨,流溢着人鬼狐邂逅的浪漫, 没有世俗气的爱情,惩贪治虐的大快人心等,展示着被压抑人性的另一方面。幻想出一个奇 特鲜活的新世界。在小雨天,呆在农村,闲暇时间里,最神往的就是听上一段聊斋故事了。

题聊斋 王士祯

姑妄言之姑听之,豆棚瓜架雨如丝;

料应厌作人间语,爱听秋坟鬼唱诗。

[文人之雨]

      也可叫心雨,雨亦语,心亦雨,故能融合于一体,此雨也许是下在文人心中,并不一定是实 写下雨,而是心有语而寓于雨,后世亦有为写雨而写雨。后主盖真正之文人,现之人为名为 利而写,为哗众取宠而写,甘做政治口舌,是为伪文人也。

浪淘沙 李煜

帘外雨潺潺,春意阑珊。 罗衾不耐五更寒。

梦里不知身是客,一晌贪欢。

独自莫凭栏,无限江山, 别时容易见时难。

流水落花春去也,天上人间。

[学者之雨]

      此类出现得较晚,但渐巳成为主流,至民国犹多,钻身书斋,不惯营谋,不同俗流,清贫自 怜,实可敬也,多为一代大师,于今巳近绝矣。

喜外弟卢纶见宿 司空曙

静夜四无邻,荒居旧业贫。

雨中黄叶树,灯下白头人。

以我独沈久,愧君相见频。

平生自有分,况是蔡家亲。

[才子之雨]

      面对狂风暴雨,农户皆关门扃户,商贾亦行色匆匆。唯有才子,衣食无忧,富有才气,伤春、 怀远、感世形诸文字,形成中国重要的才子这一流派。南宋,民国是才子最多产的时代了。

蝶恋花 欧阳修

庭院深深深几许, 杨柳堆烟,帘幕无重数。

玉勒雕鞍游冶处,楼高不见章台路。

雨横风狂三月暮, 门掩黄昏,无计留春住。

泪眼问花花不语,乱红飞过秋千去。

[宦海之雨]

      文人在宦海中面对时事,或担忧国家民族命运、或心怀天下百姓疾苦、或因政治风云迁谪等 等,带着与生俱来的文人情怀,因而所听之雨也非常特别,不同于其它,故单独罗列,代表 人物是陆游,也反映了儒道双重人格对中国文人的影响。达则兼济天下,穷则独善吾身。

临安春雨初霁 陆游

世味年来薄似纱,谁令骑马客京华?

小楼一夜听春雨,深巷明朝卖杏花。

矮纸斜行闲作草,晴窗细乳戏分茶。

素衣莫起风尘叹,犹及清明可到家。

[断魂之雨]

      用霖霪一词可以完全概括,是就听者心情而言的。国破家亡,或沦落他乡,或失所怙,无所 依傍,心绪无法排解。因此每滴似都下到心坎里。自古至今,以两宋,明未最多仁人志士、 遗民,体会尤深刻,留下的作品影响也极深远。

添字采桑子 李清照

窗前谁种芭蕉树?阴满中庭; 阴满中庭,叶叶心心、舒卷有余情。

伤心枕上三更雨,点滴霖霪; 点滴霖霪,愁损北人、不惯起来听!

[时节之雨]

      典型的像江南梅雨,所谓江南烟雨。不同于狂风暴雨、雷阵雨,梅雨一般绵延月有余,古文 中有名句:“江南三月,草长莺飞”。正是春天的好时节,因此关于梅雨的诗词颇多。正是: “人人尽说江南好,游人只合江南老;未老莫还乡,还乡须断肠。”江南烟雨亦足让人听得断 肠。

有约 司马光

黄梅时节家家雨,青草池塘处处蛙。

有约不来过夜半,闲敲棋子落灯花。

[京城之雨]

      渭城是长安地区,在中国文化里有着特别的含意,尤其是对文人而言。就算是分别,也没有 了那番离别的惆怅。

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

渭城朝雨浥轻尘,客舍青青柳色新。

劝君更尽一杯酒,西出阳关无故人。

[江湖之雨]

      借用武侠中江湖风雨来形容,盖一代宗师,诗词之集大成者数十年风雨苦吟,创江西诗派。 后世尚无几人可相比拟,可惜宋诗者,识者甚少。

寄黄几复 黄庭坚

我居北海君南海,寄雁传书谢不能。

桃李春风一杯酒,江湖夜雨十年灯。

持家但有四立壁,治病不蕲三折肱。

想得读书头已白,隔溪猿哭瘴溪藤。